網路發展關鍵時刻,地緣政治及人工智慧擴大網路治理範疇!
【10月11日台北訊】臺灣網路治理論壇 (Taiwan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以下稱TWIGF)與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以下稱TWNIC)共同舉辦第9屆年會論壇,於10月3-5日以實體假台北富邦國際會議中心及線上直播同步登場。
TWIGF從2015年起每年舉辦一次論壇會議,今年活動盛大邀請產、官、學各界利害關係人以及全球網路相關社群,協助大家在網路發展的關鍵時刻,探討重要網路管理、數位治理相關的主題。今年活動主題:【關鍵時刻:碎片化、地緣政治、人工智慧革命與韌性】,分別就「地緣政治下的碎片化」、「人工智慧革命的可能衝擊與虛假訊息」、「韌性網路」三大子題進行18場座談探討。 TWIGF 2023歷經一個月的海內外提案徵選後,共選出16則座談提案主題於今年會議進行探討。
比照歐洲及其他國家之網路治理論壇模式,今年TWIGF特別舉辦【研習日(Tutorial day)】,邀請重要國際學者William J. Drake、Jeanette Hofmann、Milton L. Mueller、Anriette Esterhuysen與多位台灣重要學者及專家就「網路主權(Cyber Sovereignty)」、「虛假訊息(Disinformation)」、「數位經濟(Digital Economy)」以及數位人權(Digital Human Rights)」進行分享。主辦單位TWIGF理事長吳國維表示,「『研習日』是網路治理的課程。我們希望鼓勵更多台灣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加入國際的網路治理組織。」
TWNIC董事長暨執行長黃勝雄則表示,「大家可以在TWIGF這個平台上分享經驗、擁抱多元聲音讓網路的發展更健全。台灣在科技研發有卓越的歷史表現,我們相信台灣也可以在全球的網路治理佔有一席之地。」
數位發展部唐鳳部長特別點出,「台灣在2022年與60個國家簽署《DFI:未來網際網路宣言》。這就是不只把網路當成工具,而是一個具備韌性價值的數位公共建設。DFI的國際協定是建立在網際網路多方利害關係人共同治理的概念上,並不是由政府決定「網路」這個公共建設如何做,而是由多方利害關係人凝聚的共識,也就是共同價值、共同智慧。」
外交部李淳次長具體表示,「台灣的外交工作像打仗,每天充滿變化、問題。其中之一讓台灣外交工作非常辛苦的原因就是地緣政治衝突下的虛假訊息,台灣在虛假訊息的戰爭前線,有來自國外,也有國內內部的虛假訊息。面對AI製造出來的假訊息,數量可能越來越多,速度越來越快,這是台灣需要積極面對的課題。」
ICANN 董事Becky Burr、DotAsia亞洲域名註冊機構行政總裁鍾宏安也特別來台參與本次活動。Becky Burr盛讚台灣是少數幾個最先支持多方利益關係人網路治理模式的政府。早在1998年ICANN舉辦會議時,台灣就已經加入。鍾宏安則認同活動主題,認為AI讓網路治理的發展處於一個關鍵時刻。AI治理已經成為數位權力、數位隱私等議題的核心。
網路DNS知名人士Paul Vixie於會中進行「危機中的DNS韌性與安全 」專題演講。重要國際學者William J. Drake主持本次大會座談,就「網路治理現況」一題與學者Jeanette Hofmann、Milton L. Mueller、Anriette Esterhuysen及黃勝雄進行探討。
地緣政治下的碎片化
俄烏戰爭、中美對峙、台海危機,突顯地緣政治對於社會、經濟的嚴重影響。尤其,網際網路的碎片化現象,值得探究。而「公共核心」確保網路的全球性、開放、穩定和安全是近來流行的概念。由亞太網路資訊中心(APNIC) Strategic Engagement Director, Pablo Hinojosa與NII產業發展協進會副理陳曼茹共同主持的「碎片化世界下網路治理的保護措施」座談,從確保網路的「公共核心(public core)」可以被保護出發,從技術、政府、私人和學術面向探討跨政府領域能否為成功的網路多方利益關係治理模式(Multi-Stakeholder model)提供積極的保護措施?各國政府維持網路的「公共核心」積極與消極義務。
同時,南臺科技大學輿情政策與創新治理中心教授羅承宗則以「地緣政治對網路治理之影響」與台中市政府新聞局副局長廖炯志及其他四位專家進行討論。探討內容點出台灣身處島鏈的重要國際夥伴,但是目前對敏感關鍵核心技術的管制與日本、美國相較還有很大差異,美日對於關鍵基礎技術從大學教育就要有危機意識,並從政策面要有一貫性的保護。台灣相關保護法規的訂定目前都還很基礎,進步空間大。
AI治理與網路治理的交界模糊
當AI成為熱門話題之後,AI對於隱私權可能造成之侵害也成為各界討論的重要議題,因為開發一項AI或演算法,需要經過蒐集資料、訓練模型、部署系統三大階段。本次由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曾更瑩主持的「AI發展與隱私權保護 — 著重於去識別化、匿名化、與假名化之討論」座談,邀請黃彥男、郭戎晉、何之行、王鵬傑等博士級專家,從法律觀點探究個資的使用權利以及技術定義。座談最後點出,AI的發展速度及使用是不可避免,但法律可能來不及做得非常周全,能夠周全根本的方式就是要提升大家使用資料的責任感跟意識,自蒐集資料之始即著重隱私保護。
而台灣人權促進會數位人權專員周冠汝則就「預見人權風險的AI發展環境:從資料治理到風險評估」一題就多國AI相關之不當使用個資判決案例探討台灣如何填補資料治理的落差,營造以人為本的AI發展環境。其中多位與談者的討論點出,除了期待法律這條路,技術或許可以先行,用AI訓練AI或許可以達到自律。然而AI一定會影響法律最基本的概念跟精神,因此還是需要訂立原則性的要求跟方向,讓產業有跡可循,進而完善AI的發展環境。公民團體並期待對AI治理採多方關係利益人共同治理的模式,在制定AI相關法規前,可以有充分民眾參與,以避免反衝擊。
AI法規制定是本次TWIGF的熱門討論話題。APAC GATES總經理Seth Hays於會中主持「印度-太平洋AI法規趨勢」座談,由各地專家解析印度太平洋地區部分國家的人工智慧監管制現狀,重點關注該地區如何提供與美國、歐盟和中國三大監管機構不同的人工智慧管制方法。尤其是有關智慧財產權、隱私、不公平競爭、反欺詐、歧視、人權和原住民權利以及其他法律問題領域的人工智慧法規。
從AI產業端來看,陽明交通大學法學院院長陳鋕雄教授主持「擁抱AI世代-產業觀點座談,邀集微軟公共暨法律事務部總經理施立成從AI治理藍圖探討負責任的AI原則、臺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就大語言模型在醫學的應用與挑戰及凱基銀行金融科技處副總經理兼資安長周旺暾分享目前凱基銀行的實際AI經驗,金融創新對應監理治理面的平衡。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秘書長侯宜秀就AI 時代虛假內容的衝擊與應對與Jeanette Hofmann、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共同主持人游知澔、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蘇慧婕、Cofacts創辦人李比鄰進行探討。與談人分享生成式 AI 技術對目前資訊環境的影響,尤其是社群媒體的演算法將可能讓虛假訊息對社會大眾有的操弄空間、進而分化、對立化,而讓傳統言論自由理論面臨挑戰。
韌性網路的建立
Milton L. Mueller就「從Private Production of Trust談數位憑證的治理」一題主持座談,探討憑證授權單位(Certificate Authorities, CA) 和瀏覽器對網路PKI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開發、運營和監管的角色。PKI 是全球網路基礎設施的基本組成部分,實現安全可信的通信、保護資料完整性,並促進安全交易和線上身份驗證。但有鑑於私立CA興起,帶出了許多尚未被討論的PKI治理議題。特別是在韌性網路的主題下,塑造網路 PKI 產業自治的動態、增強網路安全的協作努力以及電子識別、身份驗證和信任服務或 eIDAS技術影響都在本次座談進行深度討論。
此外,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詹婷怡特別就「數位時代中應對中介責任與其透明化的提升」與Asia Internet Coalition 組織Edika Amin、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副執行長丁綺萍、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黃銘輝、Jean-Jacques Sahel, Head of content policy of Asia-Pacific、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執行長邱家宜進行討論。Edika Amin並在本次分享表示,中介責任對於在言論自由和責任之間取得平衡、保護使用者權利以及維護安全和負責任的數位環境至關重要。它鼓勵負責任的行為和內容審核,同時防止有害或非法內容不受控制的傳播。
TWIGF理事長吳國維這次亦特別邀請日本網路服務提供者協會JAIPA分享日本面臨災難或突發情況時如何確保網路具備韌性經驗。會中分享由於美國Verizon設置錯誤,導致日本最大電信商發生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路由泛洪(flooding)案例,用戶因而無法使用網路。第二個案例是去年KDDI大規模行動斷網事件。從兩個案例點出為了要讓網路具備韌性,電信商須持續不斷強化技術面、服務面以及跨運營單位的協作改進,同時政府也需要跟電信商合作與民眾溝通網路風險意識,同時也應思考牽涉多國、多家家電信業者的斷網事件時,政府的角色或公共政策應該為何?
TWNIC董事長黃勝雄則於活動特別主持「探索數位願景中的信任與安全:本於台灣脈絡的深入洞察」座談場次,邀請Google 亞太區域Trust & Safety Global Engagements Regional Operations Lead, Norman Ng以及Facebook Oversight Board成員Julie Owono分享Google 及 Meta基於實務工作的事實與經驗作為內部制定決策的過程,並共同討論這些信任和安全經驗如何促進更高層次的政策討論。透過多方利益相關者參與將信任和安全經驗納入政策討論,應確保政策得以落實,並有效解決問題。
三日的精彩議程,吸引台灣網路相關利害關係人,與國際網路相關社群踴躍參與,均具深度與廣度的探討,對於未來全球網路發展與我國在網路生態系中的角色定位,帶來更大的思考空間與發展的可能。
新聞聯絡人
陳煦淑 0930-073-122
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